王宏偉
  近年來,成都、廈門、貴陽、宜賓、杭州、長沙、廣州等多座城市發生公交車縱火或爆炸案,造成社會對公共安全的擔憂。在此背景下,公安部日前專門召開視頻會議,要求各級公安機關積極提請黨委和政府為每列地鐵列車、每輛公交車上配備安全員。這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,很快成為社會熱議話題。
  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城市,公交為普通公眾提供了成本相對低廉的出行方式。由於人員非常密集、空間封閉,犯罪分子實施暴力的成本低、收益高。這與許多公眾主要依靠私車出行的國家不同。中國的公交突發事件多為反社會的個人極端暴力犯罪,不確定性很強。犯罪分子事先可能沒有前科、缺少跡象,令人防不勝防。確保公交安全挑戰著中國維安的智慧。
  面對公交突發事件,中國公安部門想有所作為,提出應對的具體措施,其態度是積極的。但每輛公交車都配備安全員在現實中將很難完全操作落實。中國的警力是有限的,在轉型期,社會高度原子化與流動化。嚴防死守式的維安成本極高,難以持久。例如,校園系列屠童案發生後,許多城市實行的“一校一警車,一校一警察”制度就沒有持續下去。從長遠看,確保公交安全不能單純靠嚴防死守。否則,公交即使不再是個人極端暴力事件的重災區,其他人員密集場所也可能成為新災區。我們需要立足於疏,疏堵結合。
  我們同時要轉變撞擊——反射式的維安模式。這種模式往往將特定時期的維安焦點鎖定在某一問題,使專業安保力量疲於奔命。前一段時間,火車站成為反恐的重點;現在,公交車又成為確保對象。我們需要對中國的公共安全問題統籌地加以解決。
  在中國,公交突發事件依舊是小概率事件。因其損害結果大,公眾風險認知程度高,媒體也高度關註。我們要重視媒體對公共政策的議程設置作用,但也要註意媒體過度的報道可能會引發社會恐慌,甚至產生模仿和示範效應。目前,警方應準確、全面研判公共安全形勢,統籌公共安全管理的各項工作。警方要大力構建由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危機應對網絡,有效引導公眾風險認知與社會輿情,培養全社會對個人極端暴力行為的心理彈性,使其無法產生轟動效應與震撼效果。
  在許多城市公交公司效益欠佳的背景下,增加安全員所帶來的成本可能是其所難以承受的。這點姑且不論,單就此項制度的效果來看,其實施也難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:一是安全員必須要經過較為專業的培訓,才能及時發現犯罪分子的跡象並果斷懾止犯罪行為。否則,一旦突發事件發生,車上不過是只增加了一個受害的乘客而已;二是公交車在高峰期異常擁擠,魚貫而入的乘客逐一接受檢查的可能性較小。
  警方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措施,如在公交車站進行隨機抽檢,以震懾、遏止潛在的犯罪分子。公交公司可利用車載媒體宣傳安全知識,呼籲互助、互救,將司乘人員與乘客臨機整合為一個應對突發事件的命運共同體。在這個方面,我們應該學習聖誕節炸機未遂案中美聯航253號航班的乘客,對犯罪分子群起而攻之,而不是一味只求自保!▲(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)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gjl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